您的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新闻时讯>详细内容

新闻时讯

深化校企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智能冶金学院校企合作,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林 忠、雷玉办 发布时间:2025-09-10 17:18:01 浏览次数: 【字体:

立足产业,深耕产业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冶金学院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广西冶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教融合平台,与南方有色,盛隆冶金等43家区域龙头、行业标杆、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建设、科研协作、企业职工培训、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推行订单班培养,精准匹配人才需求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大力推行订单班培养模式。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共同制定冶金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践环节及考核评价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南方订单班

02b8b8261daa4cf1b50be6f9a0bfbc24.png

盛隆订单班

二、聚焦产学研用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主持申报的“广西有色金属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成功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建设,这是学校在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该基地的牵头单位,学校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组建专业科研团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围绕有色金属产业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与成果中试。

三、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提升企业人才素质

学校依托优质师资与教学资源,为有色金属企业提供定制化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近三年,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3556人。 培训前,学校组织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和职工技能短板,量身设计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涵盖有色金属冶炼新技术、安全生产规范、设备运维等核心领域,贴合企业岗位需求。培训中,采用“理论授课 + 现场教学 + 模拟操作 + 案例分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职工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誉升公司职工培训

银海铝业职工培训

四、共建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智能冶金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产业学院,精准推动冶金技术专业建设。在广西金属学会的专业指导下,与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 “广西盛隆钢铁产业学院”;联合广西南丹南方金属有限公司、河池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构建 “校 - 政 - 企 - 行” 四方协同模式,成立 “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学院”。

五、坚守初心、实干为要

智能冶金学院毕业的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勇于担当,敢于挑战,面对困难和压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初心、实干为要的精神,成为了企业、社会高度认可的人才

2014工分班杨海燕-盛隆公司钢铁化验室站长

2016冶金班李世永-盛隆公司副调度长

2008工分班陈永滔-银亿公司后勤处处长

2008冶金班杨正龙-银亿公司精炼车间主任

智能冶金学院将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校企合作新路径,加强与各方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产业能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终审:gxxdzyx001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