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冶金学院雷玉办院长在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年会作主题演讲
当地时间 5 月 12 日,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年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隆重召开。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冶金学院院长雷玉办受邀出席会议,并以《跨越边界,连接未来:国际冶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主题演讲,聚焦国际冶金领域人才培养的前沿实践,分享学院在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办学中的创新经验。
年会背景与行业聚焦
本次年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等行业领导及 80 余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会。陈学森在讲话中指出,有色金属行业作为 “走出去” 的先锋领域,需以资源安全为根基、绿色转型为引擎,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他特别强调联盟应发挥 “桥梁纽带” 作用,助力企业破解海外发展中的人才、技术与合规难题,为行业全球化布局提供支撑。
雷玉办院长主题演讲:跨越边界,连接未来:国际冶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在专题报告环节,雷玉办院长围绕 “冶金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化培养” 核心议题展开系统分享。他指出,面对全球有色金属产业升级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产能合作需求,学院以 “国际标准、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为路径,构建了 “1+1+1” 国际化冶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雷玉办院长还分享了与青山实业等企业的合作案例。通过 “订单班” 定向培养、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模式,学院为海外项目输送了大批 “懂技术、通语言、知文化” 的复合型人才,相关经验获与会企业代表高度认可。
校企深度交流:共探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路径
在联盟成员座谈环节,雷玉办院长与各方企业代表围绕 “海外项目人才痛点” 展开研讨。针对企业提出的 “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本地化技术骨干短缺” 等问题,他提出 “学历教育 + 技能认证 + 文化浸润” 的解决方案,通过开发多语种培训教材、开展 “中文 + 技能” 特色项目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的国际化实践。
未来展望:以人才赋能行业 “走出去”
作为参会的唯一高职院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 “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使命。雷玉办院长表示,学院将继续深化与联盟企业的协同合作,聚焦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产能合作需求,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标准输出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 “走出去” 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助力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产业合作新生态。
此次报告不仅展现了学院在国际冶金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成果,贡献有色金属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广西现职力量。未来,学院将以联盟为纽带,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